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动态 > 正文内容

世界实时:气候变化正在引发保险业的代际资本紧缩

【中国金融案例中心 编译:弋隽雅】

2023年2月10日,风险投资机构Highland Europe的负责人Jacob Bernstein在金融媒体平台Altfi发表了他对保险业现状的看法。他认为,频发的自然灾害及相应创新的缺失正导致保险业陷入困境。


【资料图】

2021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估计达2700亿美元,其中有1600亿美元(60%)不在保险范围内。这些损失直接冲击了全球各地政府和企业的底线。2022年9月的飓风“伊恩”造成了价值500至650亿美元的损失,成为历史上仅次于“卡特里娜”飓风的第二大灾难;澳大利亚的洪水则创造了新的灾害记录,造成了40亿美元的损失;而法国创纪录的冰雹气候也给其带来了50亿欧元的损失。

传统保险公司并没有接受这一日益严峻的气候挑战,而选择了主动退出。2022年的前9个月,随着保险公司对其风险偏好的控制,再保险资本缩水了30%。

此外,市场上的保险公司正在大幅提高其保险定价。财产再保险费率飙升了37%;在美国这一数字接近50%,某些细分市场的增幅甚至高达200%。随着保险可获得性的下降,这种差异进一步扩大,一些市场(如发展中国家)被排除在外。其结果是资本紧缩,这将对保险业本身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将使全球数以千计的企业在愈加频繁的自然灾害中面临更负面的影响。

弃锚开航

这场危机的核心问题是气候变化的定价方式。一个多世纪以来,保险业一直基于历史模型(backwards-looking models)对保险定价。他们考虑过去10年、20年或30年的平均损失,以确定未来几年的风险成本。

这让该行业对其不断增长的风险敞口视而不见。2021年末,一份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报告表示,保险公司使用这种历史模型定价方法对“十年一遇”的自然灾难进行定价,就好像它们每20或30年才会发生一次。这使风险被低估了二到三倍。

当理赔额一次又一次超过预期,并将损失率推高至100%以上时,用户再续保就会“遭遇”飙升的保费和持续增加的免责条款。这本身就造成了巨大的价格差异,当考虑到该行业每年对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弥补还不到一半时,情况则更加严峻。

此外,S&P发现,许多保险公司甚至没有将气候变化纳入公司的决策过程,这进一步加重了这一问题。正因如此,整个保险业迫切需要创新。

“被动”转向“主动”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保险业可将定价模型调整为更具前瞻性的人工智能模型。这种模型使用预测数据科学技术来更准确地评估未来一年的风险。通过使用实时数据,如卫星图像、固定传感器、雷达或声纳数据,结合先进的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直接模拟气旋、冰雹或野火袭击特定森林区域、太阳能发电厂或沿海地产的概率。

例如,在野火灾害中,触发事件通常是人为事故或雷击。火势扩散情况取决于风、温度和是否存在干燥植被。理解这些决定性因素可极大提高模型的准确性,使保险定价与实际面临的风险成正比。

参数保险的作用

传统行业的“赔偿”模式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加剧了风险。本质上,保险赔付是以实际发生的损失为基础的。传统模式难以对这些赔付进行建模,计算和审批这些理赔的过程则漫长又昂贵。当气候灾害发生时,保险客户通常迫切需要得到快速赔付,而非面临多年的法律纠纷。

“参数保险”是指在客观确定的参数范围内发生事件时,支付事先商定的赔偿的保险。目前理赔可以在几天内完成,满足客户后期休整需求。此外,这类保单更具成本效益,因为客户不再为自己的损失估计和裁定提供资金。技术或许将使气候相关的保险变得更加准确与公平。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中国金融案例中心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标签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