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动态 > 正文内容

【世界播资讯】城市拼经济丨北方第三城青岛:一季度工业提速,振兴实体经济打造新“五朵金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实习生张羚北京报道


(相关资料图)

四月中旬的青岛,乍暖还寒。2023年青岛马拉松在周末鸣枪起跑,一路可以看到美丽的海滨、奥帆中心、海信广场、上合组织国际会议中心等,充分展示了这座北方明珠城市,作为制造业强市和沿海旅游、会展服务业强市的光环。

作为北方第三城的青岛,近两年重新发力振兴实体经济,提出制造强市口号,2022年经济总量和天津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近日,地方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发布,青岛市一季度GDP为3503.87亿元,同比增长4.8%,略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110.77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2357.86亿元,增长5.1%。

近日发布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报告(2021)》指出,近十年来,南北地区差距扩大呈加剧趋势,制造业“空心化”和中心城市实力下降。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青岛不仅仅是山东省的“强龙头”,青岛的拼经济和实体经济振兴的举措,在北方城市中也具有带动作用。

工业提速方能摆脱“追兵”

一季度,青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比1-2月份加快3.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其中,3月当月增长9.7%,工业增长回暖态势明显。

被山东省定位为“强龙头”的青岛,2022年以来正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全市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高于全国和山东省0.8和0.9个百分点;2023年以来,青岛把稳住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3年2月份青岛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消息称,青岛全市上下形成了争分夺秒抓工业,全力以赴拼经济的浓厚氛围。

不过,从山东全省的数据来看,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在“强省会”战略驱动下,济南在2020年迈入万亿GDP城市,2023年一季度济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2%;正在突围万亿GDP的烟台,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单从2023年一季度工业增长情况来看,济南和烟台均高出青岛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的增速。

从全国范围内看,对比和青岛经济总量接近的宁波、天津和长沙过去十余年的经济数据,这四座万亿GDP城市的经济总量排名的起伏,和工业发展速度密切相关。2007年天津第二产业增加值领先,青岛仅次于天津。2010年以来青岛第二产业发展速度明显低于长沙和宁波,并逐渐被宁波和长沙超过。从2023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宁波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天津,长沙的经济总量也逼近青岛。

(图:天津、宁波、青岛和长沙近年来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趋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对于青岛来说,在山东省内有济南和烟台奋起直追,在全国范围内,近年发展迅速的长沙和无锡也在追赶,青岛如果工业不能提速发展,未来几年经济总量可能会被长沙或者无锡超越。

寻找新“五朵金花”

青岛是中国传统制造业强市,有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全国知名的制造业品牌,被称为青岛产业发展的“五朵金花”。近年来,青岛传统制造业企业正在原有优势市场地位基础上加速转型,同时青岛也在加速补齐新的先进制造业板块,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屏、生物医药、汽车产业等。

2022年,青岛境内上市公司达到65家,有11家公司的营收业绩进入“百亿俱乐部”,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包括海尔智家、海信视像、青岛啤酒、赛轮轮胎、青岛港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4月中旬在青岛走访了海信视像、赛轮轮胎等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企业,2023年一季度在国内外内需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青岛的头部制造业企业灵活应对市场环境,通过技术创新、业务转型和海内外市场开拓,有效应对了市场周期变化。

海信视像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4.83亿元,同比增长12.75%;归母净利润6.21亿元,同比增长107.9%;公司经营质量持续提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78亿元,远高于当期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50.46%。业绩主要得益于海信视像公司全场景显示战略布局升级,高端化、全球化加速推进。在4月10日举行的全场景显示战略暨春季新品发布会上,海信视像表示,将聚焦家庭、商用、车载3大场景,为全球用户提供一流的多场景系统显示解决方案。

青岛啤酒一季度营收和盈利均创下历年新高,营收同比增长达到两位数,单季营收首次突破100亿元。青岛啤酒2022年财报提到,去年原浆生啤、青岛白啤等新特产品及青岛经典等产品快速增长,巩固提升了青岛啤酒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策略方面,青岛啤酒去年以“体育营销+音乐营销+体验营销”为主线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同时继续拓展线下消费体验,“TSINGTAO1903青岛啤酒吧” 已覆盖全国62座城市。

在赛轮轮胎工厂车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赛轮轮胎已加强对原有轮胎制造工艺、生产流程、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率先在内资轮胎企业中建立起覆盖全工序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轮胎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示范。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赛轮轮胎实现营收53.71亿元、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44%、10.32%。

对于青岛来说,实体立市和制造强市的重要性,近几年被重新提出来,青岛“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设定了“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19年,青岛启动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行动,每年遴选一批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像旧“五朵金花”那样全国知名的制造业企业,但当地对此满抱希望。

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程国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振兴实体经济,主要是振兴制造业,这是近年来青岛经济活力增加的重要原因。

程国有认为,过去一个时间段,青岛的传统制造业增长乏力,高速增长的先进制造业还没发展起来,这也是整个山东面临的新旧动能转换阵痛期,而南方的宁波、无锡、长沙等城市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更快。近几年,青岛在高增长的先进制造业方面有一定成绩,比较典型的有青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虽然近年也面临着订单需求不足的挑战。另外,青岛近几年还补齐了部分产业板块,包括集成电路、显示屏、生物医药、汽车产业。

程国有表示,过去十几年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广州、重庆、武汉等城市都有汽车产业,抓住了这一波产业发展红利,因此青岛补齐做强汽车制造产业链十分重要。2022年底,青岛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对整车生产企业生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最高奖励5000万元。

青岛拼经济仍需补短板

单从2023年一季度数据来看,青岛的成绩在万亿GDP城市增速居中等水平,其中工业提速明显,社零消费提升空间较大。

一季度,青岛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4.9亿元,同比增长4.2%,低于全国5.8%的社零消费增速,但相对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滑1.4%来说,一季度消费市场回暖加速。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176.2亿元,增长3.8%;餐饮收入128.7亿元,增长8.1%。限额以上单位中,新能源汽车、体育娱乐用品类、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7.2%、14.5%、13.7%。

青岛在北方有明显的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优势,服务业相对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另外,青岛作为副省级城市,科教资源较无锡、苏州等普通地级市有明显优势,本地培养大学生人才多,城市对年轻人也有吸引力,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在人口发展新形势下,青岛依旧是北方常住人口增长较快的城市。2021年和2022年,青岛常住人口分别增长15.1万、8.54万,位居全国前十、北方前三、非省会城市之首。截至2020年11月1日,青岛市常住人口为1007.17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135.66万人,10年来年均增加13.57万人。

关于一季度青岛社零消费增速慢于全国水平,程国有认为,单就数据来看,青岛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33元,同比增长4.2%,低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的增速,居民收入增长需要能提供高薪资的高附加值产业作为支撑,比如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等。另外,一季度沿海的北方城市气候偏冷,在吸引外地人旅游消费方面,不如气候更适宜的南方城市。随着二季度山东多个城市的旅游营销出圈,青岛的社零消费增长也会有乐观变化。

稷量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徐苏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宁波、无锡和长沙的工业在过去十几年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民营经济发达,民间投资相对活跃,民营先进制造业发展较快,在城市营商环境和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方面,有青岛等北方城市值得学习的地方。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青岛资源禀赋优越,在山东省内享有优越的“强龙头”城市地位。2022年,青岛经济总量14920.75亿元,稳居山东省之首,位居北方第三,且与天津之间的差距缩小到十余年来最低。在整个北方城市中,经济总量仅次于北京和天津,但和南方经济强市相比,整体工业、消费和民间投资活力都还待进一步提升,一些短板仍需补上。

关键词:

标签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