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动态 > 正文内容

新消息丨疫情之下,营收同比增长40.8%,格灵深瞳能否迈过计算机视觉的盈利红线?|财知道

Q3“体检报告”新出炉,目标直指计算机视觉“盈利第一股”。

近年来,人工智能创业已经进入深水区。其中,计算机视觉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竞争最为激烈;大部分企业的营收近两年起伏波动较大,且难逃持续性的亏损难题。

成功易,守功难。


(相关资料图)

去年此时,AI赛道中开始有头部企业率先登陆二级市场,而最近一年来,企业竞争热点已经从逐鹿争先、打造“新概念”,变成了如何证明自身这台“效率机器”是否稳健。纵然上市是阶段性的胜利,高光时刻闪耀,但时间和市场投资者会把目光拉成长线,看得更远。

不久前,“科创板AI第一股”格灵深瞳披露了2022财年Q3季报(即2022年三季报)。三季报显示,收入方面,公司主营收入同比增长逾四成;盈利能力方面,在AI行业普遍处于亏损震荡、盈利能力低于预期的大环境下,格灵深瞳的稳健经营策略颇见成效,继续释放出利好信号。

这意味着格灵深瞳离正式盈利又进了一步。

自2013年诞生以来,格灵深瞳从一家备受关注的AI公司到成功上市,再到如今可能成为AI计算机视觉赛道里的首位盈利玩家,一路跑步加速。

格灵深瞳,能否成为计算机视觉“盈利第一股”?

“经营性盈利”胜利:营收同比增长40.8%

如何看懂一家AI公司是不是真能“赚钱”?

三个指标格外关键:一看亏损是否收窄,二看现金流,三看研发人员的人均创收。

先看营收情况,格灵深瞳连续增长的数字,向外界透露,它正在一路向好。

Q3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个季度,格灵深瞳降幅收窄、大幅减亏: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4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9.88万元,亏损同比收窄81.02%。

图/格灵深瞳三季报

将时间尺度拉长,格灵深瞳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2019-2021年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100%。如果把股份支付部分全抛开看,格灵深瞳2020年已经扭亏为盈,并且在2020年首次实现了经营性的正向现金流;2020年、2021年全部实现了经营性盈利。

能获得这场持续性的“经营性胜利”,其实并不容易。自2020第一季度疫情爆发以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正常业务停摆、供应链疯涨、招投标推迟、合作中断等。

比如同在科创板上市的某知名AI企业(A公司)在其所发布的Q3季报中,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同比-41.35%,该公司表示主要原因为国内疫情反复、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另一家在港股上市的知名AI企业(B公司),在其2022年中报告中披露,相比2021年公司仍处于增长为负状态,该公司在报告中提及的主要原因也是“新冠疫情冲击导致销售收入延后”。

图/B公司2022年中报告

总盘稳固之下,格灵深瞳的关键数据依旧保持“积极”态势:

同A公司相比,格灵深瞳前三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为正,达到了1334.52万元,同时第三季度的营收也超过了该公司。

图/A公司与格灵深瞳数据对比,36氪制图

结合此前的半年报和招股说明书,格灵深瞳2022上半年的毛利率达62.39%,同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增长85.68%。

毛利率提升的B面是格灵深瞳盈利水平的提升和对人效比的追求。三季报中提到,公司盈利水平有所提升主要得益于订单增加、收入增加等方面,财务状况大幅改善。

与同类型企业在人员扩张上的大开大合相比,格灵深瞳的人员成本压力较小、人均创收及团队灵活度较高。以数据为佐,此前披露的信息显示,2021年,公司人均创收高达90.33万元。

不难看出,格灵深瞳正在用一组组数据跑赢同行。

研发高位投入,技术护城河再深一步

研发是AI视觉公司核心中的核心。

B公司发布的2022年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研发投入创下近5年新高。

图/B公司2022年中报告

另一家科创板知名AI企业A公司同样重视研发投入。其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占公司营业收入65.42%。

图/A公司2022半年报

再来看亏损面持续收窄的格灵深瞳。从上市以后披露的首份半年报来看,在不断夯实已商业化落地业务的同时,格灵深瞳依然在持续加强各领域的研发投入。

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8.73%,同比持续增长;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近六成。在维持日常运营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加大研发投入,格灵深瞳选择了一种相对“健康”的打法。

图/格灵深瞳2022半年报

研发的高位投入使得格灵深瞳的技术壁垒不断加深,同时,技术优势不断反哺其产品竞争力,从而占领更多市场份额。硕果累累的技术成果便是这一逻辑的佐证,据半年报披露,截至目前,格灵深瞳已累积获得含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在内的知识产权数量共计131个,对比上年数量有所增加。

除纯技术外,研发侧目前也已经结出了可供采摘的果实。格灵深瞳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视觉核心算法已经在格灵深瞳收入最高的板块——智慧金融中实现了3D视觉技术规模化商业应用。随着技术在实践中成熟,格灵深瞳可以通过跨领域的技术复用,建立自身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卡位。

挤掉泡沫,技术升级与商业化并行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Ⅳ)》显示,未来六年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将延续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20-2025年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CAGR达到24.55%,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532.6亿元。具体到计算机视觉赛道,2020-2025年我国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CAGR为12.3%,2025年规模将达到1537.1亿元。

计算机视觉的应用潜力巨大,还有众多的应用场景待挖掘。大量的计算机视觉公司在金融、安防等红海领域厮杀,同时还有一部分公司在不同的应用方向上探索。热火朝天之下,此前堆积的泡沫也在慢慢溢出。

企业能否跑出来,并持续跑下去,核心技术与商业落地成为“命门”所在。

除智慧金融领域的3D视觉技术应用之外,格灵深瞳的野心在半年报里也可见一斑:在人工智能的新兴应用场景里,成为主要供应商。报告披露的应用场景研发项目中,在原有的智慧金融、城市管理、商业零售项目基础上,还有多个为轨道交通、体育、元宇宙相关的项目,业务边界进一步拓宽;其中,“5G工业巡检机器人”及“运动健康综合测评平台”已完成初步研发和商业化布局。

图/格灵深瞳-运动健康综合测评平台

体育产业智能化、轨交运维智能化和元宇宙应用作为蓝海赛道,有望给AI行业带来新的巨大的市场空间。格灵深瞳在上述三大领域的先手布局,或许有助于其抢占赛道先发优势,为自身的差异化发展创造发展空间。

成熟业务和新兴战略业务齐头并进,格灵深瞳正在走出一条相对稳健又具差异化的道路。

短期来看,格灵深瞳与金融这一成熟业务领域内头部客户的合作推进有望促进业绩较快增长;中长期来看,在轨交、体育、元宇宙等新兴战略业务领域的先手布局,或有可能为格灵深瞳未来持续增长“保驾护航”。

格灵深瞳的2022半年报和三季报给市场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到,过去几年间,虽然格灵深瞳的总体营收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速,但其人员规模和营收体量还是相对偏小。因此,格灵深瞳究竟能否率先迈过计算机视觉企业的盈利红线,同时在营收上取得更大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同比增长

标签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