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专家专栏 > 正文内容

刘柯:A股虽弱“独角兽”圈钱没商量

现在市场环境太弱,一个动辄上百亿的再融资,基本就相当于几十家新公司IPO, “独角兽”们还是要考虑一下现实情况,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刘柯

“独角兽”公司好不好?单纯从企业角度讲,肯定好,而且在中国前沿新兴产业的 “独角兽”公司是越多越好。但对于资本市场来说, “独角兽”好是好,但圈钱也不要太急躁,也必须审时度势,因地制宜。

A股缺 “独角兽”公司,所以对其趋之若鹜,由此也引来了诸如分众传媒(11.68 -0.17%,诊股)、顺丰控股(48.50 -0.90%,诊股)、三六零(34.75 -3.42%,诊股)、药明康德(66.66 +10.00%,诊股)和富士康等 “独角兽”企业。但是,投资者对于这些 “独角兽”的热爱,已经从前期 “来的都是贵客”,到现在审美疲劳,甚至开始有了一些反感。这个反感从何而来?狮子大开口地圈钱。要知道, “独角兽”个个都是巨无霸,圈钱的胃口也不小,比如三六零,借壳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定增了一次了,当时估值500多亿,众多参与首次增发的机构要到今年7月才开始解禁兑现,现在又来增发,又圈108亿。

现在A股虽然很弱,但 “独角兽”圈钱毫不手软。除了三六零,科大讯飞(37.00 -2.04%,诊股)也推出了增发预案,募资36亿;药明康德虽然减少了首发募资,但上市以后会不会再融资,很难说,当初为了快速上市减少的募资项目还是要做的,怎么做?最终还是要二级市场买单;再看看富士康,它虽然谈不上是 “独角兽”,募资也毫不含糊,273亿元,虽然战略投资者锁定12个月以上,锁定期完了还是要变现的……相信随着三六零等再融资成功,会让更多 “独角兽”前赴后继地跟进,不圈白不圈。

“独角兽”该不该融资再融资,理论上讲,作为行业的佼佼者,快速发展的 “独角兽”的确需要资金的支持,再融资无可厚非。而且如果一定要从二级市场圈钱,很多投资者倒愿意拿给 “独角兽”公司,毕竟它们名气大,生存能力强,盈利能力相对也强,不容易打水漂 (排开乐视这样的个黑天鹅)。因此,比起一些不知名公司跌破增发价, “独角兽”公司可能还会好一些,群众基础也要强一些。但这些因素都已经被 “独角兽”公司拿来提前消费了,什么意思呢?就是现在市场环境太弱,一个动辄上百亿的再融资,基本就相当于几十家新公司IPO, “独角兽”们还是要考虑一下现实情况,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也有人说,这些公司都是向机构定向增发,不会对二级市场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但定增的机构最终还是要变现的,锁定12个月甚至36个月又如何?更何况有了乐视的前车之鉴,机构对于筹码的兑现冲动会更强烈,但它们又不得不参与增发,毕竟这个市场的优质资源有限,于是个个都是走钢丝,解禁后筹码松动就会犹如雪崩,一个比一个跑得快。市场情绪不是你说稳定就能稳定的,机构是企业,它需要的是盈利,所以都是 “谈恋爱”,没有机构愿意和上市公司“结婚”,也不可能个个都当长期股东。

那么,上市公司怎么才能摆脱圈钱的恶名呢?其实以前的配售制度很好,条件很高,大股东也要参与,一视同仁。但现在的定增再融资就变味了,很多公司大股东实控人完全就是空手套白狼,大多数都是讲故事,只是有的讲成功了,有的讲失败了。乐视当年多牛,故事讲得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能参与增发还得靠关系,结果如何,活埋了一大批大名鼎鼎的机构,一将功成万骨枯。

关键词: 独角兽 刘柯

标签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