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数量增至200家,包容性、多元性进一步拓展
2020-12-08 09:37:25 |来源:第一财经
从2019年7月22日开市至今,近17个月的时间,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实现了从0到200的转变。
12月7日, 随着新致软件(688590.SH)的上市,科创板迎来第200家上市企业。
这距离今年4月29日科创板上市的第100家公司,中间经历了不到8个月的时间。有业内人士称,200家相较100家时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明显,科创板对龙头企业的吸引力不断提高。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目前科创板整体运行平稳,企业发行上市、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等均符合设立之初的预期,并对注册制全面推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科创板对中国新经济、高科技具有引领作用,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科创板明年的展望,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学术委员付立春对第一财经记者称,明年高新技术企业赴科创板上市应该仍会比较积极踊跃,不过可能不会如之前那么集中释放,但科创板的功能会持续发挥,也可以继续完善升级,如引进国际资本、国际企业等,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科创板还需要更多大品牌、大市值的硬核科技企业作为中流砥柱,形成了集成效应,以更好地引领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科创板诞生不到两年时间,在制度层面、交易规则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创新空间。
包容性、多元性进一步拓展
目前已上市的200家上市公司中,八成以上(167家)企业选择第一套上市标准,第二套10家,第三套1家,第四套15家,第五套7家。
科创板包容性进一步有所体现。一是未盈利上市企业达到16家,且不再是生物医药的专利,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行业也有公司“试水”;二是CDR取得“零的突破”,九号公司成为科创板首家发行CDR的上市公司。
截至12月7日,科创板200家公司合计募集资金总额2876.58亿元,平均募集资金净额为14.38元,中位数为8.40亿元,最大值为中芯国际532.30亿元,最小值为上纬新材1.08亿元。除中芯国际外,中国通号的首发融资额也超百亿元。
从200家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看来,高度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领域合计占比达55%,分别为65家、45家,高端装备、新材料和节能环保各有42家、25家和23家。
相较百家上市公司时期,高端装备领域增加数量最多,增加了25家;生物医药领域增加了2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增加了18家,节能环保领域增加了14家,新材料领域增加了13家,集成电路行业增加了10家。
“高端医疗设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吸引了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一位资深投行人士称。
具体来看,集成电路公司从13家增长至23家,形成了聚集效应明显、产业链上下游完备的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公司从25家增长至45家,涵盖了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体外诊断、医用材料等领域。
同时,与百家时期相比,中芯国际、君实生物、奇安信等龙头企业正式登上科创板,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市值上,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科创板200家公司合计总市值达3.33万亿元,平均总市值为166.54亿元,中位数为76.77亿元。其中,总市值超过千亿元的有中芯国际、金山办公、传音控股3家,分别位列沪市所有上市公司第34位、47位和71位;超过百亿市值的公司共有81家。
“科创板发挥着创新引领、高科技领先作用,但科创板目前上市公司体量都还比较小,只有3万多亿元的总市值,还需要更包容、更开放,尤其需要培养更多大品牌、大体量的高科技公司,形成规模效应、集成效应,引领整个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董登新称。
剔除2019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的15家公司后,截至12月7日,剩余的185家科创公司市盈率(LYR)平均数为116倍,中位数为79倍,最大值为圣湘生物1000倍,最小值为中国通号17倍。
科创属性进一步凸显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科创板公司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200家科创板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占比15.63%(剔除采用第五套指标的公司),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其中近六成公司提高了研发投入强度。
200家上市公司合计拥有发明专利超过1.7万项,平均每家拥有89项发明专利,中位数为27项。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是中芯国际,多达5965个。平均每家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超过300人,52家公司实际控制人拥有博士学历。
在科创板由100家企业增加到200家企业期间,上市了一些具有典型技术的企业。比如:7月16日,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国内芯片龙头、首个“A+H”红筹科创板企业中芯国际正式登陆科创板;7月20日,国内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首个独角兽企业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A股“AI芯片第一股”,填补了领域空白。
据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也有部分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之后,关键技术获得突破。
以集成电路领域来看,华润微利用产业链一体化的生产能力及技术资源,其国内首条6英寸商用SiC晶圆生产线正式获得量产,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再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中国通号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了我国高铁、地铁全套列车控制系统技术的完全自主化和产品的100%国产化,完成了高铁CTCS-3级列控系统、地铁CBTC列控系统等轨道交通核心自主技术的重大突破,将轨道交通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从根本上保障了国家铁路建设和运输安全。
付立春认为,科创板企业的科技含量、行业地位和未来的科创爆发力等方面,还有可提升的空间。
前三季度业绩稳中有升
在2019年度业绩同比增长为主流之后,2020年一季度因疫情影响部分公司业绩受到影响,二季度业绩回升之后,今年前三季度20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总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收入利润整体实现双增长。
今年二季度,科创公司全部复工复产,生产经营重回正轨。剔除10家未披露一季度数据的公司,科创板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587.46亿元,环比增长52%,同比增长9%;实现净利润88.32亿元,环比增长210%,同比增长41%。
其中,九成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较一季度实现增长,五成公司二季度收入环比增速超过50%。一季度收入或利润同比下滑的公司中,有半数公司二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回升势头明显。
科创公司二季度的业绩总体优于去年同期,近七成公司二季度收入同比实现增长,超六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200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092.90亿元,同比增长15.59%;实现净利润248.33亿元,同比增长64.15%。其中,176家公司实现盈利;145家公司实现收入增长,9家公司收入翻番;130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三成公司净利润增幅在50%以上。
目前也有部分科创板公司已经对全年业绩进行了预计,截至12月7日,共有4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业绩预告信息,其中,预喜的有15家,预计亏损的也有16家,预减的有5家,5家为不确定。
预喜的15公司中,有4家公司披露了2020年度业绩预计数据。其中,奥特维预计,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兰剑智能预计,2020年净利润约8100万元~9100万元,同比增长10.45%~24.08%。
预计2020年度净利润减少的公司中,复旦张江和路德环境两家公司披露了具体的数据预期,前者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21%~47%,后者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0.07%。
预计2020年度净利润亏损的公司中,目前仅艾力斯披露了相关数据,该公司预计净利润亏损2.87亿元~3.69亿元,同比增长7.28%~27.87%。
关键词: 上市公司数量
标签阅读
-
每日热门:直播答题瓜分百万红包、闪播爆品不止5折京东11.11...
2022-10-28 -
乐歌升降台藏摄像头,创始人回应称无窥探隐私问题,Q3归母净...
2022-10-28 -
启明星辰Q3营收9.54亿元,净利润37.99万元同比下降99.59%
2022-10-28 -
全球观热点:世界黄金协会:不断攀升的能源价格将2022年二季...
2022-10-28 -
国产越野天花板来了,哈弗H9置换补贴高达2万
2022-10-28 -
勤上股份前三季度营收4.8亿元,同比下滑46.3%
2022-10-28 -
天天热资讯!电动驱动模块存制造偏差,北京奔驰扩大召回部分...
2022-10-28 -
世界新动态:微信支付再发重要通知,严查信用卡套现!释放什...
2022-10-28 -
今日快看!金巧福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2022年10月28日)
2022-10-28 -
世界快资讯丨四川发改委:猪肉价格进入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
2022-10-28 -
今日热讯:“初心·红心蓝焰”家书的力量:济南能源燃气企业...
2022-10-28 -
当前视点!金巧福铂金多少钱一克(2022年10月28日)参考价格
2022-10-28 -
动态焦点:冷空气来去匆匆!周末两天济南天气回暖 最高气温可...
2022-10-28 -
环球要闻:2022双11看点:达人主播“出抖入淘”,直播电商或迎变阵
2022-10-28 -
专家建议下调结婚年龄到18岁,鼓励年轻人多生多育为祖国添砖加瓦
2022-10-28 -
首开股份19亿成立房地产公司
2022-10-28 -
视点!济南轨道交通9号线开工 将串联3号线、6号线和7号线
2022-10-28 -
信用卡逾期减免申请书怎么写? 信用卡利息减免后多久清零?
2022-10-28 -
信用卡逾期后怎么协商只还本金? 信用卡减免是真的吗?
2022-10-28 -
今日沪指为什么大跌?上证指数大跌意味着什么?
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