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 > 正文内容

央行:将创新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央行11日晚间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下一阶段,央行将创新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注重引导预期,加强政策协同,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提及下一阶段政策思路时,《报告》指出,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要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完善宏观审慎评估,拟于2019年第一季度评估时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下金融机构发行的同业存单纳入MPA 考核。

《报告》表示,要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完善针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

《报告》表示,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增长、调结构、 促改革和防风险方面的作用。进一步统筹推进证券化工作,推动证券化市场规范化发展。 建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统筹管理框架,进一步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金融市场在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背景下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

《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机构改革,通过增加供给和竞争改善金融服务。要推动全面落实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抓紧做好健全治理结构、业务范围划分、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等后续工作, 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符合中国特色、能更好地为当前经济发展服务、 可持续运营的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其政策环境。

《报告》还明确,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方面,要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牵头抓总下,充分发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作用,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优先序,集中力量,优先处理可能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问题。

2018 年以来,央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适时调整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注重根据形势变化把握好调控的节奏、力度和工具组合,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

一是把握好流动性的总量和结构,并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灵活运用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提供不同期限流动性;通过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熨平春节前现金大量投放对流动性的短期扰动;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随行就市小幅上行。

二是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运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三是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评估,自2018年第一季度起把同业存单纳入MPA 同业负债占比指标;在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的背景 下,前期出台的逆周期宏观审慎资本流动管理政策全部回归中性。

《报告》称,总体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市场利率基本平稳, 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取得阶段性进展,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张琼斯)

关键词: 连续性 宏观调控 稳定性

标签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