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机构分析 > 正文内容

国务院: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投资 补齐短板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有些地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聚焦补短板扩大有效投资,按照既不过度依赖投资、也不能不要投资、防止大起大落的要求,稳住投资保持正常增长,这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就业的重要举措。会议要求,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投资,以扩大内需推进结构优化民生改善。

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受基础建设投资放缓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15158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8月单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4%。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经济稳增长需要投资、消费、净出口三者形成的稳定三角来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基础建设投资需要回暖。

去杠杆与稳定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并非相互矛盾的关系。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扩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有效投资,不但不会扰乱去杠杆,反而有助于去杠杆、防风险更高质量地推进。我们需要以多样化、恰当的融资渠道将资金投入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齐短板、扩大内需、稳定增长。

对于哪些领域属于关键领域,哪些环节属于薄弱环节,此次会议给出了解答。会议指出,要紧扣国家规划和重大战略,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交通骨干网络特别是中西部铁路公路、干线航道、枢纽和支线机场、重大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重点工程、技术改造升级和养老等民生领域设施建设。而国家发改委在9月18日举行的“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 稳定有效投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要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交通重大项目储备、加大水利补短板力度、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支持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概括来说,符合国家重大战略的重大工程建设、支撑乡村振兴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民生、环保等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是目前投资支持的方向。

补短板、稳投资的方向已经明确,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让资金流入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借助专项债券、PPP带来的社会资本是可取之径。

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补短板项目建设,地方政府要将专项债券已筹资金加快落实到补短板项目。有序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

民间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助力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7%,快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4个百分点。而由专项债券带动民间投资进入薄弱环节,是一条可行之途。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巡视员刘世虎表示,将督促地方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支持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下半年,地方专项债将迎来发力期,预计未来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保障性住房、新型城市化中的市政项目等方面,会出现更多品种、更为创新的专项债券。

PPP方面,近期政策层面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可以期待PPP对基建投资的更大支持。2017年,财政部集中清理了PPP入库项目,为PPP领域去粗取精。国家发改委也在部分省市民间投资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将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规范参与PPP项目,拓展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出台多项鼓励PPP发展的政策,举办项目推介会。从中央到地方,利好信号不断释放,可以预期PPP模式能够对基建投资给予更大的资金支持。

无论是去杠杆、化解债务风险,还是稳投资、扩大关键领域的有效投资,其政策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彼此之间并不冲突。因此,我们既不能不要投资,也不能过度依赖投资,而是要以适宜的方式,稳定扩大薄弱环节的投资,补齐短板,实现稳投资与去杠杆并行,共同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增长。(王一彤)

关键词: 国务院 环节 领域

标签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