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访谈 > 正文内容

李义奇:权力本位和金钱本位

李义奇

作者简介:河南南阳人,金融学博士,教授。北京金融街(-- --,诊股)资本运营中心副总经理。

权力本位与金钱本位只是俗称,它们分别还有文雅的说法。

权力本位可表述为官本位。

只不过官是正式的权力,是国家政权所赋予的权力。众所周知,社会上还有非正式的权力(比如黑社会)。有时,非正式的权力与正式权力一样发挥作用,甚至比正式权力更起作用。

金钱本位可表述为资本本位。

只不过资本只是金钱的一部分。用来组织社会生产、参与财富创造活动的金钱,才能称为资本。通常,巧取豪夺来的、用于炫耀性消费的,叫做金钱更为合适。千万别让金钱玷污了资本的好名声。

一个社会,以什么为本位,意味着这个社会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本位是指原来的位置。引申为事物的起点或根本之所在。社会靠什么组织起来的?社会靠什么来协调运转?社会的激励结构是个什么样子?权力本位或金钱本位,回答的是这些问题。

一是思想控制

人类社会以来,将人们组织起来的手段,不外乎三种。,让人们不假思索地跟随。比如宗教、思想灌输等。,让人们畏惧,不得不跟随。如集中营、严刑酷法。,用经济的手段,让人们从你所希望的行为中获利。这三者虽可同时使用,但存在以谁为主的问题。

思想控制依赖的手段是宗教信仰

。武力胁迫依赖的手段是权力。利益诱导依赖的手段是金钱。所以说,人类社会先后或共存三种本位形态:信仰本位、权力本位和金钱本位。

历史地讲,按照先后次序,最早出现的应是信仰本位。在人类社会早期,来自于神的神秘力量,主宰着人类社会的活动。逐渐开化以后,神权慢慢地让渡给世俗的权力,封建主以等级和权力建构着社会,权力本位占居统治地位。再往后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大行其道,金钱取代权力,成为社会的主宰力量。

如果我们承认,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向前的,就必须承认,权力本位对信仰本位的取代、金钱本位对权力本位的取代,都是社会进步的特征。

正是经济的逐渐货币化从社会内部消融与解构了中世纪的封建秩序,逐渐确立现代市场社会的制度特征。

现代社会中,整个经济中使用货币所占的百分比能够衡量经济进步的状况。在金钱普遍使用的背后,是完完整整的一部文艺复兴以来从人权到一系列市场要素确立演化的现代的制度文明史。在封建社会里,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以社会等级和权力为基础,金钱使用受到严格限制而居于被支配地位。社会向现代演化的过程,

一是社会等级观念的消除与平等观念的确立。

一旦取消对金钱的种种限制,那些禁锢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等级观念就会很快被神通广大的金钱抹平。按照马克思的话说,“资产阶段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货币化进程使一个由拥有不同货币量的平等人所组成的平民社会取代了那种靠着血统等先天禀赋差异支撑的等级社会。这一变化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讲,是人类的解放;从经济的角度讲,是效率的提升,生产力的解放。

二是平等自由的市场交易成为资源配置的首要方式。

等级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经济权力,谁拥有权力谁就拥有一切,比如皇帝可以没有限制地将其辖内平民甚至是官员的财产充公。如宋太祖所言,“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直接抢过来,效率高,省得征税、发债,麻烦!计划经济实质上也是一种权力经济,权力以计划的面目出现,计划经济事实上也是以权力来配置资源。我国经济改革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诸如生产资料配置的货币化、住房货币化、后勤服务货币化等。

三是经济货币化必然带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伦理规范的变化。

金钱本位的逐渐确立,使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发生了一种质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人们之间存在的血缘的、信仰的、土地的关系开始松弛,它们的粘着力在下降,它溶解了传统的社会关系,而使个人从传统的关系中独立出来,越来越成为孤立的个人。比如,货币经济经济内含独立人格和自由民主观,倡导尊重自己同时尊重他人的伦理规范。随着市场的发展,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成为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在利益的引导下,通过货币这一工具来决策和行动。只要自己的行为是符合法律和市场规范的,各经济主体可自由地选择他自己的行动,而无须违心地遵从别的什么意志。同时,金钱的使用扩大了市场范围和人们之间的联系,密切了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再如,金钱本位内含平等互利观,倡导互惠互利的行为规范,等等。

金钱本位的确立必然带来注重效率的价值取向。

现实中,只要存在着不同的利益主体的需求冲突,竞争就会发生。施蒂格勒说过,竞争并不仅仅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产物,它至少与人类历史一样长久。封建等级权力本位社会里,竞争只能是权力的竞争,权力竞争的手段主要是取悦上级,以及上级的上级,直至皇帝。在计划经济时期,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包括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为了多完成计划指标或争取更多的计划调配的资源,竞争的手段也是取悦上级,取得手中握有计划指标的上级的信任和赏识。只有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是为了取得更大的市场势力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竞争的目的是取得市场的认可,其手段必然是较低的价格和较好的商品和服务的品质。

所以说,尽管本人内心对金钱的感觉也不是那么美好,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金钱本位是比权力本位更好的一种社会形态。

当大家在谴责金钱不讲道义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背后还有吃人不吐骨头的权力,在等着填补,大家把金钱赶走后,空余出来的位置。

金钱和权力,只是工具。金钱和权力上表现出来的善与恶,都是人为的。封建社会有大量有责任、有担当、爱民如子的好官。资本主义社会有更多对社会大众敲骨吸髓的资本家。但是比较起来,以金钱本位为主的资本主义社会(或市场经济社会),还是比以权力本位为主的封建社会,与国与民,都要好很多。所以说,

人类社会非组织起来,不能生存

。要生存,要过上好日子,就要承担组织化、秩序化的成本。特别对弱者而言,讲规则,是第一重要的。如果社会或一个组织内,没有规则,不讲规则,弱者就是被鱼肉的对象。所以说,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弱者就应该明白,主动自觉维护规则,是多么重要。想想文革时期吧。

不是在金钱本位时,权力就不发生作用。

也不是在权力本位时,金钱就不发生作用。一个好的社会,会尽力维护它的本位,防止另外可以竞争的因素发挥作用。比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毫不例外地严格限制权力的作用。再如过去封建社会,权力阶层也是竭力地限制商人的行为。

否则,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方面金钱本位大行其道,另一方面权力本位也并行不悖。社会忍受滥钱与滥权双重压力,这就是很糟糕的社会形态。

还有人会讲,既然权力本位和金钱本位都不是理想的社会形态,能否找到一个更好的社会形态?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的经验来看,权力和金钱之外,社会组织化的手段,还有一种,即信仰。当今社会,文明开化,科学发展到今天,信仰,只能是私人问题,不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驱动力量。如果狂热的宗教信仰成为主宰社会的重要力量,即就是灾难。

世界上,如果以民富国强为目标,还有更好的经验吗?

蒙格斯报告

《蒙格斯报告》(Mongoose Report)是由惟道风险研究院联合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深圳大学风险研究中心共同推出的宏观经济研究成果系列报告。

关键词: 本位 权力 金钱

标签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