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基金 > 正文内容

医药板块一季度利润增速接近30% 细分子行业业绩详解

一、医药板块一季报整体表现

首先是一季度整体医药板块的经营业绩还是不错的,具体体现在整个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一季度增速收入大概是14%以上,利润增速20%多,将30%。

2021年全市场上市公司整体收入增速大概13%,今年一季度增速快于去年。

利润这块比去年低一些,去年一方面是整个CXO相关板块利润的爆发,另一块也是新冠相关板块的业绩兑现。但今年一季度利润增速接30%,也仍然是很高的增速。成长板块如果每年的增速在25-30%区间,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医药板块有几个比较大的特点,其中一个就是里面的细分子行业特别多,甚至每个细分子行业都跟一个一级别行业差不多,不像传统行业,比如周期类的,银行、钢铁、煤炭、地产,同一个行业里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构成、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业务模式、盈利模式相对来说都比较接,但医药各个细分子板块业务模式差异非常大,所以这里面的业绩也是有差异的,需要进一步看看各个细分子板块的业绩。

二、各医药细分行业业绩详解

业绩增速比较快的主要是以下几个子板块:

1、CXO。大家可以理解为医药外包服务,医药外包服务是最三四十年以来全球蓬勃发展的外包产业链,有点类似于医药行业的“卖水人”,淘金时卖矿泉水、卖牛仔裤的角色,它是依托于药物研发和生产的外包产业链,因为它的主要客户是制药企业、医疗机构和中小器械,包括其它研发企业,它们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研发过程中提供一些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这是所谓的CRO。还有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工艺、配方、原料药、中间体、制剂、包装等CMO,另外还有取得药品销售权进行药品销售的CSO。

整体来讲,在整个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方位环节中,把一些能够剥离出来的比较系统化的业务外包给CXO公司,让他们做外包服务,从而降低整个企业的管理规模,另外也可以通过CXO的形式形成规模效益,把整个企业的成本降下来,当然它最主要是能够大幅降低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加快药物上市的进度。

这个板块从2020年以来就经历了非常高速的发展,其快速发展还要追溯到往前很多年,2015、2016年来整个板块的发展速度就已经很快了,新冠疫情又进一步加速了板块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海外企业开始把一系列外包服务订单交给国内的外包服务供应商来做,之前海外企业对国内CXO相关公司水还有一些顾虑,但疫情影响之后,海外的很多生产和工作都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冲击,反而由于国内没有受到太大冲击,所以这里面有大量相关CXO的企业承接了海外转移过来的订单,我们自己本身也有成本方面的优势。2020年以来这个细分子行业是属于景气度最高、增速最快的子行业。

CXO今年一季度整个收入增速大概在70%左右,应该说是非常高的增速了,2021年全年大概在60%左右,今年一季度的增速还要超过去年全年,但去年一季度是高基数,去年一季度的利润增速同比翻倍。

今年为止,这个板块有很多投资者已经开始拿着放大镜挑板块的毛病了,因为这个板块客观来讲估值水一直在医药板块里比较高,包括大家看到从2020年三季度以来,整个医药板块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去年细分子行业里上半年还是有一波行情,主要集中在CXO这个细分子赛道里,因为它的业绩增速确实一直在不断超预期,一些龙头企业还在不断扩充产能,产能扩充之后如果利润水能够维持,后面很可能仍能维持高速增长。

但到目前为止,客观来讲,任何一个子板块很难一直维持高速增长,未来增速势必要下去,但它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这个板块估值也杀得很厉害,所以到目前为止应该说是属于增长很快、估值水也很高的,但如果把增速考虑进去,PEG大概是1倍左右,也不算太贵的这样一个子板块。这是今年一季度景气度最高的。

2、医疗器械,虽然去年有一些器械纳入了集采的影响范围,但到目前为止仍然属于景气度很高的细分子板块,医疗器械本身算是受益于整个医疗体系建设,或者是受益于国产替代相关一些子板块。相对于创新药来讲,器械的难度要稍微低一些,目前有不少国产器械基本满足了国内大量医药单位对功能等一系列技术指标方面的要求。

从2021年开始,本身疫情也暴露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国内的基础医疗设施还存在不少短板,尤其是武汉的疫情爆发之后大家发现原来国内应对大型传染病的能力还有一定的不足,2021年开始整个医疗方面的投入大幅增加。这里我们看建设单位,比如中建在国内2020、2021年医疗设施项目新签合同额,2020年同比翻倍,2021年又是50%以上的增速,2021年开始以大型医疗扩容为主的医疗新基建已经开始了。

另外,国内基层市场的补强工作也在有序开展,2021年10月开始卫健委印发了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里面明确提到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补齐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短板。这里有很大一块是要做基础的医疗设施建设,在医疗设施建设过程中医疗器械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国内器械厂商,有几家龙头公司的器械研发能力已经比较强了。

国内最几年各个行业都有国产替代的诉求,一方面是整个蛋糕最几年在逐渐扩大,另一方面是国内厂商市场占有率也在逐渐提升,这块仍是今年以来一季度景气度比较高的行业,它的利润增速大概在60%以上,也是比较快的增速。

3、检测,检测也是一季度比较景气的一个板块,毕竟一季度国内疫情又出现一轮爆发,尤其去年12月开始出现的奥密克戎毒株,客观来讲对全球的医疗卫生体系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目前国内动态清零的防控要求之下,常态化检测已经变成了未来很可能会不断深化的一种思路。比如我们看到广州、深圳目前已经采取了常态化核酸检测,有很多场所必须要持有48小时内的核酸阴报告才能进入。

昨天孙春兰副总理召开全国疫情防控的工作会议里也特别提到,未来在超大型城市一个主要思路可能是常态化核酸检测,或者采用类似广深的模式,出入大型重点场所都需要出具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

这样的话,检测板块未来的业绩延续可能就会比较强,但在这个过程中,它的定价、利润水也会被削弱,整体来讲就是以量补价。疫情带来的销售收入持续时间可能会更长,但它的利润水势必会下降,毕竟还要考虑到整个医保和财政的支付能力。

以上提到的CXO、器械、检测是今年一季度景气度最高的三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速大概能达到60-70%的区间。

4、生物制品。生物制品里分血制品、疫苗。如果大家看血制品的利润,应该说一直都没有太大问题,但今年一季度整个血制品也出现了一波调整,目前市场担心的主要问题还是供给,疫情防控引发了一个问题,整个采血能力受到了限制,其实从需求端来讲需求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收入增长速度还比较快,现在大家更多还是担心疫情会不会导致采血供应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目前对这块比较担心的事情。

另外是疫苗,疫苗也属于新冠受益板块,但疫苗内部分化也很大,从它的内部来看,一季度受益于新冠疫情的疫苗,包括很多疫苗企业自己也有一些检测业务,这些上市公司整个业绩维持了很高速的增长,而其他没有布局新冠产品的疫苗企业整个生产经营客观来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实这很像去年由于受到新冠疫苗加强针和12岁以下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工作的影响,一些流感疫苗的接种就受到了冲击。

在疫苗这个细分子行业里一季度分化比较大,受益于疫情的企业表现比较好,没有布局疫情相关疫苗和检测业务的企业相对来说就差一些。

疫苗这个子板块长期来讲还是很不错的板块,属于消费升级的子行业,目前国内疫苗收入和利润贡献比较大的一块是最两三年的新冠,还有一个是HPV。HPV有点像一种消费升级的疫苗,包括之前一些上市公司做中低端的HPV,那时市场还有疑虑,担心HPV中低端疫苗主要的销售客户群体如果在三四线城市,到底有没有那么大的需求,后来发现需求还是很大的。

随着收入水的提升,人民群众对于疫苗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而且新冠疫情做了一次全民疫苗大科普,我和很多普通投资者聊,他们对于疫苗、新冠疫苗的技术路线,mRNA、重组、灭活等都搞得非常清楚,和专业人士一样,这块科普达到的效果比任何宣传推广教育都要来得好,全民现在已经形成了对疫苗的充分了解和认识,后面无非是看居民收入水以及疫苗供给的情况,是不是还能拿得出更多人民群众有需求的疫苗产品。

但从长期来讲,应该说这个子行业未来的潜力还是比较大,因为还是属于消费升级的板块。

另外这个子行业短期来讲,其实大家可以看到,从去年以来这个板块客观来讲表现不是很理想,这里面面临的几个原因也是因为他们目前比较赚钱、收入占比比较高的疫苗(主要是我刚才提到的HPV、新冠),目前都属于产品成熟的放量期,大家也在关注这些企业后面会不会有一些新疫苗产品推出,这样才能巩固、延续原来的经营业绩。这是这个子板块目前的整体情况。

5、中药。整体来讲,中药一季度的增速也还可以,从去年年初以来,卫健委和中医药局等部门相继发文,支持中医药的相关服务,包括中医药文化创新,包括整个队伍建设,包括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推广力度。

客观来讲,最几年大家也能看到,对于中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另外它本身也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文化输出以及其它因素关联到了一起,这块应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板块。

如果我们看细分,一季度主要还是偏消费型的一些标的得到了比较快的增长,但其它方面,中药里一些企业之前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和中药注射剂等相关问题有关,这个板块行业前景是比较好的,但从内部细分来看,个股分化度可能会大一些。

6、医药零售。客观来讲,医药零售今年属于比较受损的板块,一是2020年防疫物资销售大幅提升带来了这些板块的高基数效应,整个药店相关医药流通的板块去年的利润相比2020年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到2021年整体来讲应该说还可以,但有不少公司可能也受到了疫情管控偏负面的影响,所以整体来讲,医药流通这个细分子行业一季度的利润增速相比其他子行业比较一般,大概是4%到5%的增长,医药零售涉及到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基本也是个位数的增长。

7、制药。相对来讲,一季度压力比较大的还是集中在制药这个领域,尤其是化学药,化学药企业一季度增速同比为负,这和集采、带量采购有很大关系,包括创新药,去年以来压力也比较大。

目前医药细分子板块里压力最大的就集中在药企这边,今年一季度创新药的市场表现差异也比较大,和新冠有关的,尤其现在上海已经在做的新冠小分子特效药,它和海外的药品做头对头的临床实验。这里面有几块,一个是中重症临床实验,还有一个是轻症、中症的临床实验,分别报了几个不同的临床项目,都已经在做了。我们看到今年一季度参与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的几个公司整体来讲表现都还是不错的。

这块目前还是在一个预期阶段,如果能够做成,后面股价还会有一波表现,但再往后就要开始看它们的业绩,因为目前市场更多还是停留在炒预期的阶段,后面真正预期兑现之后可能大家就要按计算器,看看到底每年能卖出多少量来。

这个药真正落地之后未来也面临一个问题,到底有多大的需求,尤其是疫情后面控制得比较好的话,到底能有多大需求。但我觉得也不用太担心,毕竟它有可能会作为一个家庭常备药,或者以政府采购的形式作为常备药,可能是这样的情况。

然后是传统药企,今年压力比较大的是化学药这块,或者可以说是仿制药,从集采和医保谈判以来仿制药的整个利润水受到了比较大的制约。很多有仿制药业务的公司估值水一直上不去,大家可以看到目前比较大的龙头企业自己有仿制药的话,估值还维持相对来说低一点的水,这对公司来讲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集采、医保谈判等政策,尤其去年大家可以看到整个医保谈判的降价幅度还是比较大的,不同程度地拉低了存量业务的天花板,如果公司创新业务不能及时对冲,整个业绩表现就会存在压力。

从好的方面说,存量业务能贡献相对比较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便于创新管线的支撑和推进,但整体来讲,2020年三季度以来医药的各个细分子行业压力比较大的就是创新药仿制药,也就是药品这块,从仿制药的角度来讲,主要压力是医保谈判和带量采购带来的利润天花板,后面如果它想要以量补价,还会涉及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对于创新药来讲,最几年以来内卷程度实在太高了,包括大家可以看到PD-1这种比较有效,且大家都已经摸得到门道的靶点就会有一堆公司开始报项目、做临床,而且也都是另辟蹊径,很多都是选一些很小众的癌症做临床实验,临床实验成功之后拿到批文,再去扩展适应症,很多在研发上都是采取这种策略。另外PD-1相关的靶点组合,现在大家能够想到的排列组合方式基本都有相关公司在里面做了。

这块确实已经呈现出了高度内卷状态,大家看到去年出台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其实这个原则主要是针对创新药企业最几年以来一些冗余靶点的过量投入,本身创新药研发客观来讲有点类似于科技公司,它有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特征,整个药物研发周期比较长,研发过程中需要投入的资本开支是很大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要光看医药企业利润水很高,其实不是这样,客观来讲它的利润水是对于它的研发和公司治理风险的补偿。大家可以看全球比较成功的医药企业,你会发现真正贡献它收入和利润的也就是几款药,在整个公司收入利润的占比达到了绝大多数,或者说就是靠几款药养着公司再去做其它的药物研发。

本身我们的药品有专利保护期,对于化学药来讲,一旦专利保护期到期之后,整个仿制起来难度是比较低的,仿制成本也比较低,它就会面临整个药物利润水的大幅下降。对于生物药来讲,相对来说仿制难度大得多得多,压力会小一点,但整体来讲也有这样的压力。

本身药物研发客观来讲确实是高回报、高投入、高风险的“三高”商业模式,整体来讲它确实很像科技股投资,去年美股生物科技类公司的IPO数量和募集资金量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且有大量生物科技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从全球大环境的角度来讲,创新药最两年也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我们看国内,国内整体来讲对于创新药一级市场的投入还是在逐年增加的。国家对生物医药的支持力度也是很大的,很多城市,苏州、无锡、上海、深圳都是国内生物医药重镇,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发展规划里都不约而同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科创板上市以来,目前整个医药企业在科创板里的占比差不多能够占到1/3到1/4左右了,而且生物医药产业也是科创板重点支持的几个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国家对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应该说还是在不遗余力地进行支持,还有产业政策的扶持。国家更多希望鼓励、引导这些企业向技术难度比较高的高峰攀登,不希望他们在重复的、冗余的,比如PD-1这种比较成熟的领域去进行内卷式竞争。一方面是对于产业仍维持着很大力度和强度的鼓励,另一方面是对于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在着手纠正,对一些没有太大技术含量的创新药有可能会通过带量采购纳入医保谈判的方式降低利润。

整体来讲,创新药代表整个医药里未来前景最大的细分子行业,国内的药品研发从整个医药上市公司的体量、技术水来讲,和全球一线医药企业的差距仍然是很大的,它有点像我们的半导体芯片产业,本身也有国内自主自强的内在需求,只不过它恰好和国家医保谈判的政策搀和在一起,周期上又面临全球创新药偏负面的周期冲击,几大因素冲击在一起。从2020年下半来以来,大家可以看到药这块医药细分子行业是压力最大的板块,但目前为止它的估值水也已经比较低了,处于历史上极低的水,到目前为止这个子行业的长期布局价比是比较高的,但布局个股风险比较大,大家其实可以考虑通过ETF等指数基金工具来布局相关板块。这是药。

8、偏上游的原料药、制剂,其实今年整体来讲还可以,尤其是盈利能力出现了持续改善,包括原料药自身的工艺也在逐渐迭代,这块属于今年以来表现还可以的细分子行业。

三、景气度最高的医药细分赛道:生物医药和医疗

整体来讲,医药各自分子行业的业绩情况基本就是这些。总结一下,今年一季度整个医药大板块收入和利润增速还不错,收入增速大概是14%-15%,和去年差不多持,利润相比去年有所下滑,但整体利润增速也维持在30%左右的增长水。客观来讲这是比较不容易的,而且也是整个医药大板块成长的体现,但我们要注意到,这里面的经营业绩有一部分是由于一季度疫情带来的受益机会,比如疫苗、检测等子行业经营业绩的持续释放。

抛开这些因素,整体医药板块的估值水目前处于历史上极低的水。这里面看医药景气度最高的几个赛道主要是生物医药和医疗,生物医药从指数层面有中证生物医药指数,这个指数主要包括生物创新药、疫苗、血制品,还有检测,为创新药企业服务的CXO都在这个指数里,应该说这个指数属于医药细分子行业里景气度最高的一个指数。

另外还有医疗,医疗又包含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这里面包含创新器械,偏高端的器械,还有一些耗材类的器械,这都是器械的范畴。医疗服务又包括健康检测,比如体检,还有眼科、牙科等医疗服务单元。还包括医美、CXO,也属于大医疗的范畴。

应该说医疗和生物医药属于医药大板块里景气度最高的两个二级行业,我们看生物医药指数,它的估值水已经在最十年以来的百分之零点几的分位数上,也就是说它的估值水基本处于过去十年以来最低的水,目前动态市盈率大概是30倍估值,起码是过去十年最低的水,比2018年时的估值水还低。医疗稍微好一点,大概是过去十年2%的分位数,差不多也是32倍左右的动态市盈率。

整体来讲目前的估值水已经比2018年医药行业低多了。我们来看看2018年什么情况,2018年首先是提出带量采购的概念,对整个行业的估值有巨大的冲击,另外又遭遇了疫苗的负面影响,导致整个板块出现了大幅下跌。但后面你会发现2019年没有疫情,但估值和景气度恢复,医药行业就走出了一波比较大的行情。

上一波医药的大行情是从2019年一直到2020年上半年,差不多持续一年半,到目前为止差不多将两年的调整。其实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这一年整体来讲医药板块的调整更像是对于2019和2020连续一年半医药板块估值快速提升的一种均值恢复。到了去年下半年又出现一些偏负面的政策担忧和估值下杀,整体来说,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偏负面的预期已经反映得比较充分了。

四、基本面扎实+估值绝对低位,医药配置价值高

从整个公募基金持仓来讲,根据一季报数据。大家知道涉及医药板块的公募基金主要有几类:第一是专注于医药板块的基金,里面有主动管理的医药主题基金,还有被动管理的医药基金,包括医药的指数基金、医药类的ETF,比如生物医药ETF、医疗ETF,这些先不管,因为被动本身要配置医药。我们来看非医药的纯粹主动管理型基金对于医药板块的仓位在今年一季度是有所提升的,但和历史水相比仍处于历史低配水

本身医药属于A股里的大板块,而且里面的细分子行业很多,往往是东边不亮西边亮,哪怕整体没有行情时往往也会有一些个股行情,所以整体来讲A股机构投资者还是比较喜欢医药这个大板块的。

而且医药属于目前A股极少数既受益于消费升级又受益于老龄化的板块,我们看日本和欧洲,随着它们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整个医药开支呈现大幅上行的态势,毕竟我们看每个自然人在它整个年龄结构的医药投入占比,从五六十岁以后就会开始指数级提升。所以老龄化确实是医药板块的长期受益逻辑。

另外还有一个是消费升级,这里面很多细分子行业,包括创新药,因为创新药里比较赚钱的很多都是非医保用药,尤其是很多癌症靶向药,客观来讲如果希望自己的寿命能增长,癌症靶向药是很难回避的话题。未来随着居民收入水的提升,很多创新药、疫苗等都属于消费升级的受益板块,包括眼科、牙科、体检等医疗服务,其实都属于消费升级概念。

整体来讲,我认为医药是A股里极少数甚至是唯一一个既受益于老龄化又受益于消费升级的大行业,所以医药的长期投资逻辑是非常扎实的,只不过短期涉及到去年一些政策的偏负面的预期冲击,大家看到目前医药板块没有特别大的起色,客观来讲这么大斜率的下跌也会经历一个筑底磨底阶段,除非是有政策突发利好刺激,那么有可能是快速上升,如果等市场自发出清往往会有震荡磨底的阶段。

但目前我们不论是从估值水还是从经营业绩来讲,我们看到今年一季度整个医药板块的经营业绩仍然很好,所以这个板块从2020年以来跌幅更多是由估值下杀贡献,而不是真正经营业绩出了问题,毕竟2020年初有新冠,有其他因素,有一些高基数效应,后面它的增速逐渐下来是正常的情况,但目前看它整个一季度的增速仍然比较快,相对来说还是属于成长很强的板块。当前这个时点,应该说整个医药板块的配置价值是比较高的。

五、互动问题

提问1:目前市场对医药板块的担忧和希望是什么?

黄岳:我个人认为主要的担忧是目前政策的负面冲击何时结束。去年很多负面板块有些已经有起色了,包括地产,现在思路比较明确,一方面已经要支持居民正常的购房需求,现在对于地产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甚至地产商预售资金的监管也有可能要进行一些调整了,这块我们已经看到有了积极变化。

还有游戏,上个月开始发了第一批版号,目前唯一没有看到太大转向的就是医药和教育,对于医药板块政策来讲,带量采购其实从来不是一个新东西,毕竟从2018年以来就有,只不过去年对于互联网、地产等打压也把医药板块和它们划到一起了,这块更多是估值上不去的担忧和压力。而希望是目前估值很便宜,已经处于历史的绝对低位,不是相对低位,而是绝对低位,而且它的长期成长逻辑(老龄化和消费升级)又是比较顺的。

站在当前时点,应该说三年的时间维度来看,医药板块的投资价值是非常高的。

提问2:重点布局哪些细分领域?

黄岳:我个人觉得景气度比较高的领域可能比较好,主要是生物医药,还有医疗,这两个细分子板块是景气度比较高的板块,而且它们同时也都是消费升级和老龄化的受益板块。

提问3:超跌医药板块2022年会不会是潜力赛道?

黄岳:我觉得很有可能,其它很难找到便宜、长期增长逻辑比较顺、短期业绩也没有太大问题的赛道,应该说医药是目前同时具备这几个因素的赛道之一。

提问4:新冠疫情未来对于疫苗的研发方向有何影响?

黄岳:我印象中这个月还是上个月已经有针对奥密克戎的疫苗获批了,国内老年人的接种率还比较低。对于新冠,不是打了疫苗就终身免疫,往往每年还要打加强针。这块对于未来新冠疫苗的量还是比较有保障的,而且这块还会涉及出口的问题,目前国内疫苗的出口量也不小。

提问5:对于小散来说怎么投资医药比较合适?

黄岳:我觉得医药这个板块真的属于专业非常强的板块,如果看药,本身研发难度很大,资本开支很高,而且里面有大量技术细节,如果我们没有专业的医学背景,真的很难在医药板块做个股投资

整体来讲我觉得医药板块比较适合用ETF布局,如果直接去买医药ETF可能也有点问题,主要问题是医药里细分子行业太多了,里面就可以说出生物医药、医疗、中药、医药流通、上游原料药等各种二级行业,如果投资大的医药基金我觉得还不够专注,我自己比较喜欢选择医药二级子行业的指数基金或者ETF。因为ETF本身是布局一个大指数下的一篮子成分股,它能够尽可能杜绝踩雷风险,同时能做到分散投资,整体波动率会比个股低很多。

如果投资者感兴趣,可以关注生物医药ETF(512290)和医疗ETF(159828),其中生物医药ETF里面涉及生物创新药、生物制品、疫苗、血制品、检测、CXO等这些细分子行业。医疗ETF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医疗服务里的眼科、牙科,医美等等。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这个标的也很好,因为大家知道有很多创新药的企业在港股上市,我们的创新药沪深港ETF其实是一键式布局沪市、深市和港股的创新药企业,所以大家如果关注创新药这个细分子行业,可以关注我们的创新药沪深港ETF。

提问6:医药行业的估值会不会因为集采发生根本重构?

黄岳:第一,集采本身不是新政策,它从2018年以来实行了很多年,只不过去年开始大家普遍认为不会纳入集采的药品纳入集采了,但有很多药物研发难度比较高的客观来讲不大可能纳入集采。

另外纳入集采本身是以量补价,也不完全是坏事,而且它能够把整个药品销售领域的成本大幅降下来,尤其纳入医保之后,量是能够保障的,包括2018年很多投资者也有这个问题,很多人问集采之后医药是不是会变成公共事业,怎么可能是公共事业呢?毕竟药物研发难度是比较高的,而且又有这么高的资本开支,说白了布局几十个药物,真正能够研发出来拿到批文的只有几个,而真正能够赚钱的可能只有一两个,它和公用事业完全不一样。如果不能维持它相对来说合理的、或能够让药物企业维持长期经营的利润水,那还有谁会去做药物研发?

所以我觉得它和公用事业差得很远,本质上它还是一个科技板块,只不过这个科技板块最受到了一些政策上的压力,但我们既要看到压力也要看到政策扶持,其实国内政策对于创新药的扶持从来没有中断过。

关键词: 医药板块 细分子行业 业绩详解 新药研发 生物科技

标签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