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金融焦点 > 正文内容

资产规模与公司排名双降 宝盈基金“短板”浮出水面

宝盈基金在12月29日发布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总经理张啸川离职。然而在公司权益类基金不复当年风采的情况下,无论谁成为接班人,都不得不面对公司发展遭遇瓶颈的难题。

2018年刚刚过去,上证指数全年跌幅达24.59%。在低迷的二级市场环境下,内地权益类公募基金备受煎熬:据统计,2018年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5.43%和-14.19%;同时,普通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在2018年也分别下滑了541.63亿元和5759.02亿元。

在年度业绩排名的压力下,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队伍也是变动频频,而这种趋势甚至蔓延到基金公司的高管层,包括董事长、总经理们也是屡屡更替,宝盈基金就是其中一例。

2018年12月29日,宝盈基金发布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告称公司总经理张啸川因个人原因辞职。值得注意的是,张啸川在2017年4月才加入宝盈基金,任职时间尚且不足2年。而从WIND公布的2018年年度公募规模数据来看,宝盈基金在2018年年末的资产规模仅为268.3亿元,较2017年同期493.3亿元的资产规模缩水近半。2017年四季度末,宝盈基金排在第50位,2018年年底,公司已经退至第65位。

公募基金苦熬寒冬

2018年市场环境萧条,使得一众内地公募基金在寒冬中苦苦挣扎,首当其冲的就是基金的业绩。

根据WIND数据统计,在2018年之前成立的权益类基金有2626只,但2018年实现正收益的基金仅约一成,而这部分基金在2018年投资股票的比例大都较低,甚至部分基金始终保持股票仓位为零,从而“躺赢”了A股二级市场。

例如金鹰鑫瑞,该基金为灵活配置型基金,可投资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95%,不过从其各季季报来看,该基金从2016年12月成立以来,各季度末投资股票的比例均未高于10%。以其中份额较大的金鹰鑫瑞A为例,该基金2017年净值增长率仅为1.49%,被其他权益类基金远远甩在身后,而2018年其凭借9.12%的全年净值增长率,已经在权益类基金排行榜中挤入前十名。

而且根据2018年权益类基金的业绩排行榜,在年度净值增长率为负的基金中,低于-40%的多达27只,低于-30%的多达270只。其中国泰金鑫的净值增长率为-47.95%,排在榜尾。

其次,受市场环境恶化的影响,2018年新基金发行也是举步维艰。按照A、C类份额合并统计,在2018年发行的基金中,募集失败的基金数量为23只,而此前,基金募集失败的数量总和也仅有18只。《红周刊》记者统计发现,旗下出现基金募集失败现象的公募公司规模大小不一,其中甚至包括了天弘、平安、银华、兴业和景顺长城5家千亿“巨头”。而且除了银华基金之外,其他4家基金公司均是在2018年首次出现了募集失败的情况。

此外,某种程度上受到业绩不佳的影响,2018年全年,公募基金清盘的数量多达397只,接近2017年的4倍。其中长盛、博时和国泰旗下基金清盘的数量占据了前3位,分别有37只、35只和34只产品清盘,而在年终的基金公司规模排名中,长盛基金的排名较2017年末向后倒退接近20位,属于后退幅度较大的公司之一。

与此同时,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下,不仅是权益类基金面临着发行和清盘的寒潮,公募基金公司的人员队伍也在持续更迭。首先是基金经理,据统计,2018年有209位基金经理离职,仅次于2015年。其次是基金公司的总经理,2018年总经理出现变更的基金公司已经达到30家,这一数字是各年之最。而从离职的原因来看,其中有11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因个人原因辞职。仔细分析这11家公募,宝盈基金、新沃基金、华商基金和国开泰富4家公司的规模在2018年出现了显著缩水,平均缩水约110亿元。

对此,诺亚工作坊研究员褚志朋对《红周刊》记者表示:“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基金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新成立或规模较小的公司开展业务十分困难。如果基金管理规模长期低迷或短期缩水明显,同时股东方又急于求成,公司高管则背负着巨大的压力,重压之下离职率上升也在情理之中。”

宝盈基金“短板”浮出水面

以宝盈基金为例,2018年12月29日,宝盈基金发布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变更公告,公告称公司总经理张啸川因个人原因辞职,总经理一职由董事长李文众代任。资料显示,张啸川于2017年4月从博时基金离职后,火速加入宝盈基金任职基金经理,但其在宝盈基金总经理的职位上仅仅度过了不足两年的时间。

“在他任职期间,宝盈基金的规模不增反降。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公司的规模仅为268.3亿元,创下了2014年末以来的规模新低,在131家公募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中排在第65名,特别是之前占据半壁江山的权益类基金的规模更是大幅锐减。此外从2018年宝盈权益类基金净值平均回撤幅度约为25%,而各家公司今年权益类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约为-16.5%。”褚志朋向《红周刊》记者如是分析。

回顾张啸川在任职宝盈基金总经理过程中的表现,用中规中矩来形容似乎恰如其分。在各家基金公司都在往基金创新方向努力的时候,宝盈基金的产品线依旧比较单一。根据WIND数据,公司旗下目前25只基金产品中,传统意义上的权益类基金就达到了18只。不过2018年是债强股弱的年头,剔除新发行的基金,公司主打的权益类基金全年规模缩水了大约35.6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的权益类基金中,沪港深类基金产品算是屈指可数的创新类产品,我们以其中的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为例来分析。查阅公开资料,《红周刊》记者发现,虽然该基金成立于2015年12月,但直到2017年基金的四季报中,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才出现了港股的身影,而且仅有新华保险1只。此后2018年一季度又恢复了仅重仓A股的情况,之后又青睐了石药集团,但二季报和三季报重仓股中也仅有这1只港股而已。

据记者了解,宝盈旗下的沪港深基金辐射港股极为有限,这很可能是由于公司在港股方面的投研团队还不完善,因此选择重点聚焦于熟悉的A股战场。

除了权益类基金之外,公司旗下中长期纯债、二级债基、指数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均仅有1只。而2018年下半年公募圈中异军突起的短债基金,似乎在此前公司的发展中一直被忽略。2018年12月,公司顺势成立了第一只短债产品安泰短债。虽然匆忙赶上了短债基金的“末班车”,但彼时债券小牛市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岁末发行短债或许错过了募集的最佳时刻。四季度末,安泰短债的规模约为4.99亿元,若将其囊括在内,公司债券型基金的最新规模仅约8.54亿元。

权益类基金旗手难寻

除上述问题以外,在张啸川任职总经理期间,宝盈旗下基金经理频繁变更的现象一直未能遏制。2017年12月,盖俊龙从宝盈基金离职,宝盈“四小龙”时代正式落幕。据《红周刊》记者统计,除了盖俊龙以外,张啸川在位期间离职的基金经理还有王威、段鹏程、易祚兴、陈若劲、郭骁和邱骏6位。其中,易祚兴和段鹏程曾被看作是宝盈“四小龙”的接班人。

以稍早前离职的段鹏程为例,天天基金网显示,他于2015年开始在宝盈基金担任基金经理,并先后管理了医疗健康沪港深、基金鸿阳、优势产业、新价值和消费主题等基金,然而除了昔日的封闭式产品基金鸿阳之外,段鹏程管理其他基金的任职回报率均为负值。

其中管理时间最长的是医疗健康沪港深,自2015年12月该基金成立之初,段鹏程就开始管理,成为该基金的首任基金经理。然而截至2018年11月24日离职,在他任职期间,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仅为-23.4%,基金的规模也从5.71亿元缩水至不足2亿元。

对此,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负责人贾志指出:“段鹏程一直比较专注投资于医疗健康、食品饮料、白酒、电商等消费领域的上市公司。其管理的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股票,2018年的回撤幅度超过了30%;这主要源于2018年医药股受疫苗事件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股价在二级市场震荡起伏较大,相应地增加了基金经理的操作难度。”

追寻宝盈权益类基金的发展足迹,从早年的公募一姐王茹远到名声显赫的“四小龙”以及“四小龙”的接班人们,无论是昙花一现还是从未闪光,他们都匆匆翻过了宝盈这一页。纵览公司如今的权益类团队,目前还有张志梅、李健伟、张仲维、蔡丹、刘李杰、李进、朱建明、肖肖、黎晓晖、曹潜和杨思亮等11位基金经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他们从哪一天上任,截至2019年1月3日收盘,他们的任职回报率均为负。

虽然2018年全线尽墨,但2017年时,肖肖管理的宝盈新锐的净值增长率为32.62%,是公司当年权益类基金中表现最出色的一只。但经历过2018年市场的磨炼之后,以肖肖为代表的新一代宝盈权益类基金经理若想真正接班四小龙,仍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宝盈基金 资产规模

标签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