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动态 > 正文内容

全球微资讯!感官刺激之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念念有余】

人们喜欢共享美食,如果独享,会觉得遗憾,因为独享缺少了情感的共振,美食的作用就打了折扣。

余胜良

樊哙在鸿门宴里生吃猪腿,显示了他生猛的一面,颇得项羽一方将士好感。能吃肉,吃这么多肉,还是生的,这是他们佩服的猛士。

能吃能喝是健康的标志,廉颇在赵国免职后,跑到魏国去客居,赵王派使者去看廉颇,廉颇吃了一斗米的饭,还吃了十斤肉,并披甲上马,以示自己尚可用。后来齐国派使者来,廉颇拉开一把大弓,吃了几桶饭,向对方展示身体实力。

到了现代,文学作品也拿吃来显示健康。《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描述了农村对不能卖血人的鄙视,那些人吃得太少,身体败掉了,找对象都被嫌弃。

在农村,老人家经常谈起自己年轻时能吃多少饭,能喝多少酒,吃过哪些美食。《平凡的世界》里也描述过老人家在街上闲谈,夸耀年轻时一顿能吃几碗饭。

在人类所有欲望中,口腹之欲是迫切和原始的,每天都要吃喝,吃喝还经常难以为继,所以占有食物就是比较值得夸耀的事情,占有得越多,就越是值得自豪,能吃被当作一种福分。为了吃得好,牙齿也要好好保护。

饭量大的人,通常是年轻人,他们消化能力强新陈代谢快,有活力,人们对青春有无限的向往。另一方面,大力士通常胃口也比较好,能量转化为力量,也比较能干活儿,大力士战斗力强,生存能力强,人们对大力士普遍比较崇拜。如果很能吃但不能干活儿力气不大,那是“饭桶”,会受到嘲讽。

古罗马人有山吃海喝的习惯,为了增添饮食的兴趣,吃到饱和时,就用羽毛刺激咽喉将腹中食物吐出去,再继续享用食物,一点也不关心健康问题。古罗马贵族阿皮西乌斯很爱吃,将他的巨额财富吃得还剩1000万塞斯特斯时,就在大宴宾朋后自杀了,因为他觉得再这样下去,他会饿死。

占有食物的想法,在农民出身的人中很普遍,我有一个发小,已在城市发展很多年,有一年他发达了,和我相见,说有多少钱都是假的,关键能吃到肚子里去,跟我说话时他不时拿出红枣来吃,认为这个食物很补。

中国古代关于食物最奢侈最豪放的描写,是商纣王的“酒池肉林”,这个词给人好多想象,无穷尽的物质享受,还都是好的,令人向往。另一面是荒淫浪费、没有节制,灭亡。

人们这么着重描写口腹之欲,就是因为口腹之欲太重要了,我们教育中对“酒肉朋友”不屑一顾,又把贵州茅台捧成市值之王,把白酒板块买成A股独特风景线。是因为我们重视饮酒带来的快乐,重视酒类在社交中的作用,社交在生活中占有很大部分。

遇到美食,人们喜欢一起共享,如果独享,会觉得很遗憾,因为独享缺少了情感的共振,美食的作用就打了折扣,在彼此共享、彼此都得到满足时,美食的味道似乎更好了。

香烟外壳印着有害健康的字样,还是有很多人要抽,缕缕青烟进入肺部,尼古丁被吸收到身体里,能让情绪立即放松起来,紧张的生活增加了乐趣,瘾君子们明知有害,依然乐此不疲。

这还只是味觉带来的口腹之欲,我们还有视觉、嗅觉、触觉、听觉,每一种感觉,都能满足一大堆欲望。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主动创造条件,也要满足各种愿望,比如《社戏》中看大戏,就是要满足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戏台下卖的小吃,又满足了味觉。我们创造了很多节日来享受生活,比如春节,如果不是我们人为规定下来是个节日,就是普通一天,因为是春节,成了最隆重的节日,就可以在这个节假日吃饺子,胡吃海喝,连打麻将带点彩头也都觉得心安理得。各种节日一般都和美食挂钩,随着我们生活越来越好,节日越来越多。

生活这么漫长枯燥,我们需要借助感官满足,让日子过得更轻松有趣一些。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在本专栏版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关键词:

标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