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讯息!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有效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
2022-06-13 06:37:56 |来源:证券时报网
(资料图)
证券时报记者 裴利瑞
公募基金薪酬体系迎来重要变革。《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日前发布,对公募基金公司的薪酬结构、薪酬支付、绩效考核、薪酬内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指引》并没有“一刀切”地直接干预基金公司薪酬水平,而是通过绩效薪酬递延来抑制短期激励、过度激励,通过绩效薪酬跟投实现与基金持有人利益风险共担,通过长周期绩效考核来约束基金从业人员行为。
首先,《指引》对绩效薪酬递延支付的期限、比例进行了细化,提出绩效薪酬的递延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递延支付的金额原则上不少于40%,再加上此前基金经理“公奔私”静默期已经延长至1年,意味着基金经理跳槽成本大幅增加。
这对于提高行业人才稳定程度、减少人才流失有很大益处。据了解,大部分基金公司已经开始推行薪酬递延,员工主动离职后不发放递延奖金,以此留住核心人才,鼓励核心人才和基金公司一起践行长期主义。
其次,《指引》还提出了绩效薪酬跟投基金的要求,公募高管、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将当年绩效薪酬的20%以上买自家基金,且权益类基金不得低于50%;基金经理应将当年绩效薪酬的30%以上买自家基金,且优先买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
跟投基金实现了基金公司高管、主要业务负责人、基金经理等与基金持有人利益的深度绑定、风险共担。这不仅可以更好地约束基金从业人员的行为,加强对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保护,而且也可以实现薪酬的保值增值,是对基金行业长效激励约束措施的重要探索。
此外,《指引》还强调公司对投研、销售等关键岗位的考核,应当结合长期投资业绩、投资者长期投资收益、合规与风险管理、职业道德水平等情况,不得将规模排名、管理费收入、短期业绩等作为薪酬考核的主要依据。
考核是指挥棒,投资者利益是核心,长周期绩效考核要求直接剑指基金公司高位新发、追求规模、追求排名、追求短期业绩等顽疾,并提出把投资者长期收益、实际盈利情况纳入考核,切实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有助于解决“基金赚钱但基民不赚钱”的难题。
整体来看,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和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是《指引》的基本导向,不仅有利于推动基金行业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而且可以通过长效机制提高基金对中长期资金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标签阅读
-
提前演练!6月28日—7月7日开放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 天天看热讯
2023-06-25 -
我市开展燃气安全领域专项检查
2023-06-25 -
端午假期出行火热 常州高速车流量同比增长超五成
2023-06-25 -
植物小分子热蛋白分子伴侣特征的研究
2023-06-25 -
聪明资金猛加仓军工股,增仓船舶龙头超7亿元|观焦点
2023-06-25 -
违规的兼职取酬
2023-06-25 -
“皓史成双”银幕初吻!《透明侠侣》曝终极预告
2023-06-25 -
桐柏路街道火二公司社区:净化文化环境,守护精神家园
2023-06-25 -
贾跃亭实控乐视子公司被吊销执照
2023-06-25 -
世界滚动:蹭上梅西流量,请来罗永浩站台,618京东低价卷明白...
2023-06-25 -
世界快看:游戏公司擅自出版网游被罚没72万
2023-06-25 -
跨境周报丨进出口电商平台618战绩出炉;SHEIN计划将平台业务...
2023-06-25 -
大树科技:科技连接产融,助力实体经济|天天实时
2023-06-25 -
全球观点:从者不胜,创新发展才是继承传统的文明自
2023-06-25 -
节后有望十倍的金花,值得收藏验证
2023-06-25 -
世界微动态丨朦胧的预期最美好
2023-06-25 -
天天微资讯!前海开源盛鑫混合(005541)参与网下申购时创能源(...
2023-06-25 -
TCL:敢为上游不畏难
2023-06-25 -
TikTok 电商今年在东南亚 GMV 有望达 150 亿美元
2023-06-25 -
每日视讯:高温来袭 防暑降温这样做
202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