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如期而至 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力度或将加大
2019-01-07 16:14:01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加上即将开展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再考虑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的因素后,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央行称,此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并非大水漫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降准政策分两次实施,和春节前现金投放的节奏相适应,有利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同时也兼顾了内外均衡,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此次降准完全符合预期。2018年4月,央行实施当年第二次降准时,首次允许银行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MLF。这种操作方式,有助于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同时适当释放增量资金。此次推出此举,有助于保障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有利于商业银行在春节前后做好各项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赫表示,全面降准是一项服务实体经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支持普惠金融的举措。他表示,预计今年全年还会有2-3次降准。为了更好地实现价格调控工具的作用,需要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调控工具的约束力。
董希淼也表示,2019年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力度将可能加大。他还表示,除了降准,当下更重要的是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在连续多次定向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之后,流动性已经较为充裕了,“宽货币”目标已经实现,但小微和民营企业仍然感觉融资难融资贵。其中原因之一是“宽货币”并未走向“宽信用”,而实现从“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货币政策传导是关键。因此,还应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使流动性能够更有效率地注入实体企业。
标签阅读
-
植物小分子热蛋白分子伴侣特征的研究
2023-06-25 -
聪明资金猛加仓军工股,增仓船舶龙头超7亿元|观焦点
2023-06-25 -
违规的兼职取酬
2023-06-25 -
“皓史成双”银幕初吻!《透明侠侣》曝终极预告
2023-06-25 -
桐柏路街道火二公司社区:净化文化环境,守护精神家园
2023-06-25 -
贾跃亭实控乐视子公司被吊销执照
2023-06-25 -
世界滚动:蹭上梅西流量,请来罗永浩站台,618京东低价卷明白...
2023-06-25 -
世界快看:游戏公司擅自出版网游被罚没72万
2023-06-25 -
跨境周报丨进出口电商平台618战绩出炉;SHEIN计划将平台业务...
2023-06-25 -
大树科技:科技连接产融,助力实体经济|天天实时
2023-06-25 -
全球观点:从者不胜,创新发展才是继承传统的文明自
2023-06-25 -
节后有望十倍的金花,值得收藏验证
2023-06-25 -
世界微动态丨朦胧的预期最美好
2023-06-25 -
天天微资讯!前海开源盛鑫混合(005541)参与网下申购时创能源(...
2023-06-25 -
TCL:敢为上游不畏难
2023-06-25 -
TikTok 电商今年在东南亚 GMV 有望达 150 亿美元
2023-06-25 -
每日视讯:高温来袭 防暑降温这样做
2023-06-25 -
信用卡逾期还款会被银行起诉吗?信用卡多次逾期怎么解决?
2023-06-25 -
信用卡逾期一次还款会怎么样?信用卡逾期被银行起诉会怎么样?
2023-06-25 -
有过逾期的话还能不能申请新的信用卡?避免自己的信用卡产生...
2023-06-25